首页 学前教育 初中生物50个核心概念(初中生物核心知识点清单)

初中生物50个核心概念(初中生物核心知识点清单)

学前教育 2024-08-19 07:56:03 215 教育网

中考即将来临。初中生物就是靠记忆。只要你记住了要点,你就会通过每一次考试。今天我们为同学们整理了90个初中生物核心知识点,考前一定要背!

1.目前已知的动物约有150万种。这些动物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脊椎动物,体内有刺;一类是脊椎动物。另一种是无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没有刺。

初中生物50个核心概念(初中生物核心知识点清单)

2、生物多样性:1)物种多样性;2)生存环境的多样性;3)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3.鱼在水中生存有两个特征至关重要:1)它们可以通过游泳获取食物并防御敌人;2)他们可以在水中呼吸。

4、鱼在水中克服阻力的结构:流线型(纺锤形)身体;体表分泌的粘液。

5、鱼游动时,依靠躯干和尾部左右摆动产生前进动力,在背鳍、胸鳍、腹鳍、臀鳍上保持平衡,在尾部保持前进方向鳍。

6、当直接用研究对象进行实验有困难时,有时采用模型进行实验,即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称为模拟实验。

7、各种脚蹼在运动时起到辅助协调的作用。

8.鳃是鱼的呼吸器官。

9、鳃部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所以鳃呈鲜红色。

10、鳃丝多而细,是为了扩大与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充分的气体交换。

鳃不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氧气。鱼离开水面后,鳃丝相互覆盖,减少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它无法从空气中获取足够的氧气,因此会因缺氧而死亡。

11、对水中呼吸至关重要的鱼鳃的特征:鳃丝鲜红色,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鳃丝多而细。

12、水从鱼口流入,从鳃盖后缘流出。

13、从鱼鳃流出的水,氧气较少,二氧化碳较多。

14.气体交换:水中的O2——鳃丝的毛细血管中鳃丝中的Co2——水

15、鱼的主要特征:体表常有鳞,通过鳃呼吸,通过尾部摆动和鳍的配合游泳。

16.有嘴但没有肛门。食物通过口腔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通过口腔排出体外。这些动物被称为腔肠动物。

17、身体柔软、依靠甲壳保护身体的动物称为软体动物。

18、身上有硬甲的动物称为甲壳类。甲壳类动物通过鳃呼吸。

19.腔肠动物、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都是无脊椎动物。

20.水中的各种生物是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紧密而复杂的联系。同时,它们都受到水生环境的影响。它们的种类变化和数量的增减都会影响环境。影响人类的生活。

21.与水环境相比,陆地环境要复杂得多。1)比较干燥;2)昼夜温差大;(3)水中缺乏浮力;(4)气态氧;(五)土地环境复杂多变。

22.陆地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1)一般有防止失水的结构;

2)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有支撑身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爬等形式的运动,以寻找食物和躲避敌人;

3)体内一般有气管、肺等可以呼吸空气的各种呼吸器官;

4)一般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及时应对环境变化。

23.环节动物不是软体动物,环节动物是无脊椎动物。

24.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形节段组成的动物称为环节动物。

25.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潮湿土壤中。由于蚯蚓是冷血动物,温度变化不大,适合蚯蚓生活。

26、身体的分段使得蚯蚓的身体能够灵活地移动。

27、蚯蚓依靠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以及刚毛的支撑和固定运动。

28.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系统。蚯蚓的呼吸依赖于体壁,体壁分泌粘液并始终保持湿润。

蚯蚓的体壁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毛细血管。空气中的氧气首先溶解在体表的粘液中,然后渗透到体壁中,然后进入体壁中的毛细血管。体内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的毛细血管从体表排出。

29、蚯蚓不能保持恒定的体温,只能生活在温度变化不大的深层土壤中。

30、温血动物比非温血动物档次高,适应环境能力更好,有利于正常新陈代谢。

31、兔子体温的恒定,不仅取决于体表的毛发,还取决于发达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协调配合。

32.兔子的后肢较长,前肢较短。后肢肌肉发达,适合跳跃。

33.门齿——切割食物,犬齿——撕裂食物,以及臼齿——研磨食物。

34、兔子的心脏和肺的结构和部位与人体相似。这说明人类和兔子在分类上非常相似,都属于哺乳动物。

35、食性,草食性(如兔子);肉食性(如狼);杂食性(例如人类)

36、盲肠主要用于消化纤维,草食动物的盲肠很发达。

37、兔子的牙齿分为门牙和臼齿。门牙适合切割植物纤维,臼齿适合磨碎食物。兔子的消化道有发达的盲肠,这适应了它们的植物性饮食习惯。

38.兔子的大脑发达,全身神经发达,四肢发达,这使它们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并迅速做出相应的反应。

39、哺乳动物是最高等的动物、脊椎动物,种类很多。地球上约有4,000个物种。除少数种类外,均具有体表毛发、胎生、哺乳等特征(其他特征:四腔心脏),用肺呼吸,体温恒定,是温血动物,有牙齿分为门齿、犬齿和臼齿)

40.世界上有9,000多种鸟类。

41、鸟的形状是流线型的,减少了飞行时的空气阻力。

42、鸟类的羽毛分为羽绒和羽绒(具有保暖功能)。羽毛有羽轴,翅膀呈扇形,可以增加与空气接触的面积,有利于扇动空气进行飞行。

43、鸟的胸肌发达,附着在龙骨突上,有助于它拍打空气而飞翔。

44、鸟类的骨骼中空、轻而坚固,胸骨突出,有龙骨结构,有利于发达的胸肌附着于胸骨(龙骨突),减轻体重,便于飞行。

45、鸟类的消化特点:1)食量大,消化能力强,能满足飞行过程中能量的消化;2)不储存粪便,减轻重量,便于飞行;3)直肠短、排便次数多。

46、鸟类的心脏发达,工作能力强,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强,有利于飞行。

47.鸟类体内有发达的气囊(不是呼吸器官),以协助肺部呼吸并满足飞行过程中的氧气需求。

48.鸟的整个身体是为飞行而设计的。

49.温血动物、哺乳动物、鸟类

50、鸟类的体表长满羽毛,前肢变成翅膀。他们有快速飞行的能力。体内有气囊协助肺部呼吸,体温较高且恒定。

51.昆虫是最多样化的动物类群,已知物种超过100万种(占所有动物物种的4/5)。昆虫有三对足,能爬行;有些昆虫有专门的跳跃腿,可以跳跃;大多数昆虫都有翅膀并且可以飞翔。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

52.昆虫和鸟类的翅膀结构不同,但它们在适合飞行方面有一些共同点:它们都有利于飞行的扇形结构。这些结构的运作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它们既能在空气中产生向上的升力和向前的冲力,与身体相比既轻又大,有利于扇风飞行。

53、翅膀对于昆虫的生活和分布的重要性:它们有助于取食、躲避天敌、扩大活动和分布范围、寻找配偶和交配、寻找合适的产卵场所等。

54、昆虫的外部特征: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运动器官、翅膀和足都生于胸部。胸部有发达的肌肉附着在外骨骼上。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表面的坚韧外壳(发生蜕皮)。它保护和支撑柔软的内脏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55.昆虫被归类为节肢动物。节肢动物除昆虫外,还包括蜘蛛、蜈蚣、虾、蟹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身体表面有外骨骼;腿和触角均分节。

56、幼虫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过变态发育,然后在陆地和水中过两栖生活,用肺呼吸,用皮肤辅助呼吸。这样的动物被称为两栖动物。

57.动物的行为取决于某些身体结构。

58.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骨骼、骨骼肌(运动肌肉)以及骨骼之间的连接(如关节))组成。

59.运动系统由骨骼、骨骼肌和骨连接(如关节)组成。

60.人类有206块骨头:头骨、胸骨、肋骨(不动);躯干骨(半活动);四肢骨(可动);可移动的骨连接(关节)

61.人类有26块椎骨(半活动骨连接)

62、关节结构:关节头、关节囊、关节腔(有滑液,使关节灵活)、关节窝、关节软骨(缓冲作用);关节囊;接头头;关节腔;关节软骨;关节窝

63.关节是运动的支点,是骨骼旋转的点。

64、人体主要关节:上肢;肩关节;下肢;髋关节;肘关节;膝关节;腕关节;踝关节;手指关节;脚趾关节。

65.所有脊椎动物都有关节。

66、运动时,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容易受伤。

67、运动时如何保护关节:1、运动前做好充分准备;2、运动强度要适当;3.佩戴护腕和护膝。

68、骨骼肌(器官)中部较粗的部分称为肌腹,两端较薄、呈乳白色的部分称为肌腱。

69.骨骼肌具有受刺激时收缩的特性。

70、骨骼肌为什么能影响骨骼:当骨骼肌在神经刺激下收缩时,就会影响骨骼绕关节运动,身体就会运动。

71.与骨骼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来移动。

72.人体有600多块骨骼肌。当手臂自然下垂时,二头肌和三头肌放松。

73、肘部弯曲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放松;当肘部伸展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放松。

74.当然,锻炼不仅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给,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75.用一句话概括骨骼、关节和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骨骼肌收缩并移动关节周围的骨骼,因此身体运动。

76.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从行为获得的方式来看,动物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动物与生俱来的、由动物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行为;另一类是在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作用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习得行为。

77.有许多行为是先天行为和后天习得行为结合的结果,例如鸟类的迁徙。

78、先天行为是动物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学习行为使动物能够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并更好地生存。

79、等级越高的动物,学习能力越强,越能适应复杂的环境。同样,环境越复杂,需要学习的行为就越多。

80.先天的性行为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一个有机体只有先天性行为而没有后天习得的行为,那么它就会自然被淘汰。

81、对于一个人来说,技能训练和知识学习是符合大脑发育阶段的。一旦错过了学习的关键期,就很难弥补。

82、社会行为的特点:1、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2、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3.有些群体也有等级之分。

83.该群体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进行等级划分。

84.“领导者”在享受食物和配偶以及选择筑巢地点方面具有优先权。其他成员都会对它表现出服从,不敢反抗它的攻击。它还负责指导整个社区的行动。

85.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都可以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86、社会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依靠群体的力量往往更容易获得食物和击败天敌的入侵,可以有效保证物种的繁衍,使群体更好地适应环境,并维持个人和种族的生命。

87、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换是无处不在的(人有人类语言,动物有动物语言)。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存在,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一举一动”,使生物与环境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88.食物链与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始终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称为生态平衡。

89、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动物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3)帮助植物授粉和传播种子;4)生物防治。

90.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体预防和控制病虫害。除了利用昆虫来防治害虫外,还有利用鸟类来防治害虫、利用细菌来防治害虫的方法。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