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机构 小升初辅导费用(小升初花钱)

小升初辅导费用(小升初花钱)

教育机构 2024-09-06 22:37:40 400 教育网

“当前教育秩序已严重破坏,思想控制已无法有效控制……”面对培训班泛滥,专家建议,坚决切断学校和培训机构在招生工作中的利益链关闭,让家长和学生的需求回归理性。

有家长为娃小升初花费10万多

小升初辅导费用(小升初花钱)

“一课时300元,一上午1200元,我花了10万多块钱,三年时间考上了小学到初中!”近日,43岁的程老师告诉华商报记者,西安市教育局提到的政策并没有在3月底发布。嗯,怎么还没发布呢?会有什么变化吗?

“三年前,我希望孩子能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一所好学校。从小学四年级开始,我就接受奥数、奥地利语、英语和各种专业的补习。现在我们只能“希望我们的孩子幸运,能够中奖。”“中。”程老师说,去年,西安市教育局公布了今年小学升初抽签的政策,这让很多人像他这样花了巨额辅导费的家长有些沮丧,以前考好学校是靠成绩,现在是靠运气。作为一个普通的家长,除了适应和面对,我们还能做什么呢?

整顿老师校外补课校长反遭联名投诉

“我们现在正在最大限度地努力让老师留在学校,但在高收入的诱惑下,这不太可能实现。”4月1日下午,西安市一所中学校长表示,老师们都在开辅导班、培训班,学校管理困难。

校长说,她刚到学校上任时,就发现学校教职工停车场有很多好车,但以当时老师的工资水平根本不可能买到这么好的车。经过询问,发现老师在校外上一小时的课,收费从100元到150元不等。一些学校的老师通过“家长委员会”主持培训班,甚至代替其他老师赚钱。该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在培训班上讲授,家长要花更多的钱去参加培训班。

校长表示,她曾尝试付出巨大的努力来解决这个问题,但遇到的阻力和困难是难以想象的。比如,为了防止老师下午放学后代课,学校要求各年级放学后进行总结集中备课;周末在单位进行集中业务培训。但很快老师们联合向有关部门投诉,声称她违反了劳动法。甚至有人捏造她要在家里开培训班的想法。每周都有一个又一个的调查组来学校,这很烦人。加之上级领导要稳定,整顿计划最终被取消。

“讲十节人生观,培训班一节课就给毁了!”

“课堂上十讲人生观,一节课就把培训课毁了!”西安市一所学校的副校长说。现在很多补习班的孩子都处于逆反阶段,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处于劣势。在成长期。

他说,现在培训班的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学校教师由学校各级组织部门管理。但这些校外培训班的老师谁来监管呢?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负面新闻。正确的引导会让孩子有积极的认识。消极、消极的言论会让孩子产生反抗社会的心理。这是目前职能部门对培训课程监管最不足的地方。

“如再不整治培训班,以后会出大问题”

“如果不改进培训班,以后会有大问题!”西安市某区教育局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场地有严格要求。即使是初中,学校楼层也不能超过五层,但现在看培训班所在的地方,大部分都在居民楼里。一栋楼里有十几间甚至几十间房子。室内设置隔断。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将不堪设想。她表示,为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教育部等四部委近日联合开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校外培训机构“超出教学大纲”等行为。对中小学生进行进阶学习、加强应试、组织等级考试竞赛。”西安市教育局和各区县教育局也查处、关闭了数十家,但与目前遍地开花的情况相比,力度仍不够大。这位工作人员建议,这些培训机构应该重新规范和管理,避免出了问题不知道找谁!

教孩子们学习还要教给他们一技之长

“除了学业成绩之外,现在受教育的许多学生还缺乏灵性。”西安一中学校长表示,他的学生有的考入北大、清华,有的考入省内外知名学校。回来后,他说了一个让他很高兴的问题。令人惊讶的是,除了学习之外,学生们似乎找不到什么可聊的,比如NBA、足球、音乐、象棋、书法、绘画等课外爱好。

校长悲伤地说,现在的教育有些方面已经误入歧途。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考上北大、清华,也不是所有的学生成绩好就能成功。社会是多元化的。我们现在要教给孩子的不仅仅是学习,更是教给他们未来进入社会的技能。就算你会吹长笛,以后在工作聚会上也能体现出你的个人价值。

学生减负应该全省执行统一政策

“减负为什么这么难落实?根本原因就是攀比心理!”陕西幼儿师范学院工作人员说。城市、家长、学校等方面的比较,导致学生减负工作难以落实。同时,一些学校和培训机构在招生工作中存在利益链,培训班实际上充当了经纪人的角色。

这位工作人员认为,每年陕西各大名校的招生人数都是固定的。如果省级实行统一政策减轻负担,不会影响学生入学,对所有学生都是公平的。但问题是,省政府统一安排减负,但各个市、区县不一定落实,他们会偷偷补课。以南京为例,曾有一段时间强制减负,但检测结果出来后,出现了“学生回流”现象,即城市重点学校的学生回流到周边区县学校,最后他们不得不妥协去补课。

他建议国家在调整校内教育的同时,整顿校外培训机构。同时,要坚决切断学校与培训机构在招生工作中的利益链条,让家长和学生的需求回归理性。华商报记者陈思存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