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机构 双减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教师怎样解读教育双减政策)

双减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教师怎样解读教育双减政策)

教育机构 2024-09-23 01:38:31 742 教育网

本文共2831字。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如何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一直是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双减”实施一年多来,学校为减轻学生负担做出了巨大努力。然而,一些教师的教学任务明显增加,有时会感到工作疲劳,甚至直接导致一些教师出现职业倦怠。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深深感受到今天的教师应该勇于实现认知突破,包括对自己的职业、孩子、自己的深入认识,以及对专业成长、精神成长、人性成长的理性思考。栽培。“双减”背景下,社会对高质量延时服务的需求,对教学以外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适应不同层次孩子的不同需求?如何拓宽孩子的智力视野?如何让学校为学生提供的两小时延长服务丰富多彩?我认为教师重新认识课程刻不容缓。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成为课程的开发者、设计者和执行者,才能真正成为“协调的成年人”,引领孩子前进的方向。1.课程开发:自我内在驱动力的激发

孟德斯鸠说,任何其他人的意见或建议都不能取代你自己内心的召唤。柏拉图说,自动性是运动的开始。在教师专业素养发展中,内在因素是核心和关键因素。目前,由于多种原因产生的非教学任务,使一些教师感到疲惫不堪,甚至不思进取、不敢承担任务。教师要想激发自身的内在动力,就需要重新调整对自己职业地位的认识。一个好人,除了忙碌和劳累之外,总是会看到其他精神上的东西。参与课程开发可以帮助教师解决缺乏自主权的问题。教育教学方法的恰当运用,以及反复实践和调整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简化工作、理清思想的重要途径。2、课程设计:寻找自我成长点

双减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教师怎样解读教育双减政策)

植物有自己的生长点,它们的细胞分裂活动使植物体能够不断生长。教师需要找准自身专业发展的增长点,从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出发,沿着课程设计的路径前行。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窦桂梅老师的“1+”更具研究潜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3.课程实施:自我反思的提高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教学能力不断提高、学科知识不断丰富、专业技能不断加强的过程。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最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校本、班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绝非一帆风顺,因为教师面临着不断变化的孩子和自己,这需要教师不断反思。反思意味着自我思考、自我调整、自我成长的有序推进,并努力产生积极的教育影响。因此,教师需要将反思内化到自己的思维品质或行为习惯中。没有了精神力量的支撑,教师的专业发展空间就会变得更窄,格局就会变得更小,他就会整天抱怨繁杂的工作。程尚荣老师认为,教师应该是一个精神丰富、精神辉煌的人。教师精神力量的幸福起点应该建立在对孩子的正确认识之上。程尚荣老师还表示,“双减”让教育成为真正的教育,让孩子成为真正的孩子。教师在向孩子们传递人的经验和知识时,需要关心孩子的生活,站在孩子的立场上,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合理地评价教育工作的意义。1.孩子是天生的游戏玩家

陈鹤琴老师说,游戏是孩子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孩子的工作,游戏是孩子的生活。孩子们旺盛的生命力只有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才能得到释放,孩子们细腻丰富的情感只有在亲身参与的游戏中才能得到宣泄。意识到这一点后,我们似乎能够改变对那些总是跑来跳去、叽叽喳喳、调皮捣蛋的孩子的看法:他们是烦人的麻烦制造者还是上帝派来的小天使?我们应该指责他顽皮,还是应该尊重他顽皮的本性?只有转变认知,才能避免职业倦怠的恶性循环,获得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快乐体验。2.孩子是天生的创造者

当我们知道孩子是天生的梦想家时,我们就不会再对他们奇怪的言语和行为感到惊讶了。老子说:“长德不离,还于婴儿”。蒙特梭利说:“孩子是成年人的父亲。”这些想法表达了儿童是他们将成长为成年人的创造者。教育者只有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人来对待,才能提高他们的教育境界,打开教育之路,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3.孩子是天生的哲学家

孩子对于成人的世界来说是陌生人。大人并不完全了解孩子,即使是日夜陪伴孩子的老师。马修斯的儿童哲学三部曲向我们传达了“孩子是天生的哲学家”的观点。孩子需要被理解和尊重,老师需要与孩子平等对话,让孩子明白每个孩子都有探索事物意义的能力和潜力。总之,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实践对话的组织者、促进者和评论者。新时代、新变化对教师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基于“双还原”的背景,教师应重新认识自我,追求人性的崇高境界。教师的发展应该从更高的角度出发,最终关心的是人的发展,也就是生命的最终关心。正如孟繁生教授所说:人的教育应该是顾及人性的教育;教师教育也应从教师人性出发,不断发展教师人性。

1.思考“我是谁”:我是一个普通人

教师劳动是复杂的创造性劳动,教师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教师作为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也和其他人一样存在着不确定因素。比如,规划与实施、理想与现实之间难免会出现很多不协调的情况。教师也需要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尊重和自由。“双减”下,教师需要设身处地为普通人着想。他们既不应该自视过高,也不应该贬低自己,而要真正体会教育的艰辛和发展的酸甜苦辣。怀着一颗平常朴素的心,与学生一起走成长的路。2.质疑“我是谁?”:与学生互相完善

教与学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一种理解、尊重和相互理解,也是教育最大的魅力。我们无法预测课堂上会发生什么,但我们要坚信,这一定是师生成长的简单展现。长期以来,课业负担过重导致师生双方疲惫不堪,“重筛选、轻成长”是基础教育失衡的重要原因。在“双减”的背景下,教师应该思考“我是谁?”他们会明白,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学生片面地追求知识,更多的是为了师生的心灵成长,成为真、善、美的人。因此,从辩证的角度来看,教师和学生应该是彼此生命中重要的对方。3.审视“成为谁”:成为更好的自己

一个人的成长需要不断的自我创造和自我突破。人类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其无限的可能性。教师必须遇见未知的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一个灵魂和身体都走上美丽之路的人,一个能让自己快乐并给孩子带来快乐的人,一个包容自然、理性、包容的人。社会性。层次丰富的人。这应该成为教师发展执着的目标、无限的动力和美丽的模样。教育的发展关系学生的未来、国家的未来。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灵魂,其举足轻重的地位毋庸置疑。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改革。教师从认知突破开始。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在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展现自我。这是“双减”背景下实现教师发展和教育提升的必由之路。本文来自2022年12月中旬《教师博览》号,删除了部分内容。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墟沟小学微信编辑leaxyi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编辑:《中国教师》编辑投稿邮箱:bsdzgjsbjb@126.com邮件主题:姓名+作者单位+投稿栏+稿件标题国内统一刊号:CN11-4801/Z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2051合作数据库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