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机构 nature与science区别(nature与science)

nature与science区别(nature与science)

教育机构 2024-09-15 03:09:47 845 教育网

如果两个主要期刊竞争,谁会获胜?我国科研人员在这两大期刊上的表现如何?

Round1综合素质

nature与science区别(nature与science)

自然科学征文及JCR分部均为多学科领域。从Nature和Science的高引文章可以看出,期刊论文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生物和物理相关领域。肿瘤、石墨烯、能源仍然是关注度最高的三大热门研究方向。

Science隶属于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美国科学促进会),仅有5个子刊,包括ScienceAdvances、ScienceImmunology、ScienceRobotic、ScienceSignaling、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合作期刊还包括11种开放获取期刊。

《自然》是学术出版社SprigerNature旗下的期刊。由出版商经营的《自然》似乎更关注中国市场。它不仅有专门的中文网站,还在中国设有北京、上海、南京三个办公室。热线电话。

SpringerNature子刊高达161个,不仅对生命科学、物理、化学、地球科学这几大热门学科进行了细化,还包括了HumanitiesSocialSciencesCommunications等社科人文类期刊。综合来看,由学术出版商运营的Nature似乎更具市场活力,开放度更高、包容性更强。

Round2历史底蕴

自然成立于1869年,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Nature期刊历史介绍界面上可以看到Nature上发表过的重要科学研究成果,其中包括1896年伦琴发现X-射线,1921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1925年RaymondDart提出的人类非洲起源说,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双螺旋结构设想

ETC。(

https://www.nature.com/nature/about/history-of-nature)Science创立于1880年,与Nature丰富的期刊历史介绍主页相比,Science显得低调很多,没有专门的历史介绍界面。据研究,ThomasHuntMorgan的连锁互换定律,爱因斯坦的引力透镜,埃德温·哈勃的螺旋星系(SpiralGalaxy)等都是在Science首次发表。

两家期刊一直互相追逐,暗中争夺21世纪初首张人类基因组图谱。2001年2月15日,《Nature》率先发表了国际人类基因组测序联盟完成的人类基因组测序结果;第二天,《科学》杂志紧随其后,发表了CeleraGenomics完成的人类基因组测序结果。又是一场不分贵贱的战斗。

这次,两个期刊似乎没什么区别了。两刊都是人类科学文明发展和进步的见证者。

Round3期刊影响力

根据WebofScience统计,在多学科分类下,Nature始终略领先于Science。纵观21世纪以来,Science仅在2005年、2006年领跑,其余年份均是Nature稳居榜首。

Nature多学科分类排名

《自然》2020年影响因子49.96,Science2020年影响因子47.728,近几年两者差距并不大。

Science和Nature期刊近五年影响因子变化趋势

Round4中国学者参与度

本轮我们来看看两个顶级期刊中国学者的参与情况。

Nature和Science都有自己的学科编辑团队,掌控着稿件的生死。

Nature由来自两大学科的37位学科编辑组成,生物学编辑21位,物理、化学和地球科学16学科编辑,包含一位中国学者。

《Science》编辑委员会由31名学科编辑组成。资深编辑蒋迪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

Nature尚未公布审稿人名单,在此不予分析。根据《Science》杂志主页公布的审稿和编委会信息,可以看到五位大陆高校科研单位中国学者的身影,其中四位来自中国科学院,一位来自清华大学。

他们是陈玲玲(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研究所)、丁宏(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陆克(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杰伟(清华大学)和朱兵(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我们再看一下中国科学家在两本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中国大陆NatureandScience发表论文数量排名仅次于美国、英国、德意志联邦三国之后排名第四位。

近三年《Nature》国家/地区发表论文

近三年按国家/地区划分的科学出版物

非常值得关注的是,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我国科学研究的排头兵,中科院异军突起,在两本期刊均表现不俗,发文数量在NatureScience分别排名第十位和第九位。

虽然不难发现,我们与排名第一的加州大学还有很大差距,但作为后起之秀的我们正在逐渐缩小与前几名的差距,实力不容小觑。

Nature近三年机构发表论文

近三年机构Science发表情况

小结

Nature官方数据显示,文章从投稿到接受的时间约为226天;Science为138天,其文章接受率仅5.6%。Science和Nature一直秉持最严谨的科学态度,两本期刊任然是科学发文的巅峰。

经过一番比拼,无论是影响力还是稿件质量,两个期刊都是竞争对手,难分优劣。在分析这两个期刊的同时,我们也看到我国的学术论文不仅有了量的积累,而且有了质的飞跃。管中窥豹,说明我国的科学成果已经在世界前沿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就在今年7月27日,科技部战略规划司司长徐亮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成为全球高质量科技论文第二大贡献国,在材料科学、化学、工程技术等12个学科,高水平论文引用次数进入世界前两位。

屠呦呦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潘建伟教授领导的“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研究团队荣获美国科学促进会2018年纽科姆·克利夫兰奖。中国科学家在国际科技奖项中崭露头角。

随着我国的研究成果逐渐进入国际视野,我们也深刻认识到我国需要创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本土期刊。令人欣慰的是,地方期刊正在蓬勃发展,已经在行业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Light:ScienceApplications,CellResearch,MolecularPlant影响因子相继破10。中国科学院主办

文章有力量、学者有话语权、期刊有影响,随着国家的发展强大,我们的科学事业也在不断进步,相信不仅我们的科学成果能站在巅峰,我们的学术期刊也能成为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转载自AEIC学术交流中心

更多学术资讯\论文润色服务\论文翻译服务尽在公众号【艾德思editsprings】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