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机构 描写教育教学论文的题目(描写教育教学论文的句子)

描写教育教学论文的题目(描写教育教学论文的句子)

教育机构 2024-02-29 04:39:26 585 教育网

描述教育和教学的示例文章,第1部分

1、理论基础

描写教育教学论文的题目(描写教育教学论文的句子)

在教学目标分类研究领域,加涅的学习成果分类理论和修订后的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最具指导意义。加涅的学习成果分类理论将学习成果分为三类:认知、态度和运动技能。认知分为三个方面:言语信息、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加涅的学习分类结果主要根据学习结果划分认知领域目标层次,而修订后的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吸收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精髓,将四类知识与六类认知过程联系起来。组合起来形成二维分类表。

修订后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与加涅学习成果分类体系的比较(详见文末表格)

教师可以根据修订后的分类理论和具体的教学实践,设计合理合法的教学目标。例如“学前体验细节”的教学目标设定:

目标1:使学生理解详细描述的意义和作用。

目标2:使学生掌握描述细节的方法。

目标三:让学生了解《叙述风格细节描述》的发展性评价参考标准。

目标4:引导学生根据等级表评价段落详细描述的等级。

目标5:总结并详细描述升级段落的策略。

目标6:学生能够选择合理的升级策略来修改升级段落。

2.实践研究

1.探索

基于加涅的学习成果分类理论和修订后的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笔者尝试构建四级高中作文教学目标体系。第一级目标是写作识字;第二级目标是写作能力和价值标准;第三层次目标是写作知识、写作技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第四级目标包括生活经验和物质积累、写作专业知识、基本技能、高级技能。2.表达

高中作文教学目标的表述应重点关注以下四个因素。

第一,学习主体。作文教学目标的陈述应从学生的角度陈述,避免从教师的角度陈述。作文教学目标应以“学生能……”的形式表达。

第二,动作动词。作文教学具体目标的表述要明确具体、可观察、可操作、可衡量。因此,我们应该尽量使用显性的动作动词来描述学生的写作行为。可以测量和评估的动作动词包括:识别、回忆、解释、举例、分类、总结、推断、比较、解释、执行、实施、区分、组织、归因、验证、判断、创新、计划和构造等。

第三,行为条件。指出学生完成写作活动的情境和条件,如写作情境、工具、时间和空间等。可以使用“通过小组合作……”、“10分钟内完成……”等。

第四,表现程度。它是指学生学习后通过外显行为所达到的熟练程度。常用的表达形式有:“能够在60分钟内写出800字左右的作文”、“能够从老师给出的段落中找到人物的详细描述”等。

三、实践研究的意义

1、具体目标转化技巧

以叙事写作中的“刻画鲜明的人物形象”为例,根据原有的经验制定的目标之一就是初步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来表达人物精神面貌的写作方法。新的教学目标修改为:能够用自己的语言陈述正面描述和侧面描述的规则要素,并能够利用这些规则来识别和评价段落中的正面和侧面描述。

2、具备目标定位能力

描述教育和教学的示例文章,第2部分

【关键词】工笔人物画、素描、问题、解决方法

CLC分类号:G4文档识别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3.188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艺术,所用工具有毛笔、墨、砚、帛或纸。题材包括人物、山水、花鸟等,每种题材又分为写意和工笔两种技法。其中工笔人物画属于中国画的一个门类。从魏晋南北朝的洛神赋图到明清的肖像画,工笔人物画逐渐走向成熟和写实。近代,徐悲鸿将西方写实写生方法融入工笔人物画中,使写生成为中国画教学的一部分。近年来,对传统绘画传承的研究引发了教育界对素描教学的讨论。

一、中国工笔人物画的造型特点

(1)细致的人物造型开发

中国画形成之初,并无工笔与写意之分。绘画的目的是记录或指导。魏晋南北朝时期,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描绘了曹植《洛神赋》中凄美的神话爱情故事。《女子仁智图》记录了那个时代所推崇的贞洁贤惠的女性。这两幅画中的人物比例比画中的要小,人物细腻细腻,五官的描述比较笼统,人物的结构和比例都比较不准确。但却表达出一种美丽、空灵的感觉。

唐宋时期,由于封建统治的高度集权,绘画受统治阶级控制,为统治阶级服务。历代皇帝画像、郭夫人春游图、宫乐图等描绘皇帝肖像和宫廷内部的图画出现。一幅高贵生活的图画。唐代注重以肥为美,人物造型也丰富。宋代出现了全身皇后雕像,注重人物本身的特征。元、明、清时期的肖像画逐渐成熟,主要致力于画皇帝肖像。到了明清时期,肖像画更加写实,捕捉人物特征,染发也更加立体。

总体来说,由于与西方的联系,元明清时期西画的写实主义也对人物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仍然保持了传统工笔画的画法和气质。

(二)现当代工笔人物的塑造

经过文化冲击,中国画与传统的传承有些疏离。此时,大量西方绘画涌入,影响了一代中国艺术家。这些艺术家出国学习西方艺术文化,崇尚写实绘画模式。将写实基础教学融入中国画教学中,涌现了徐悲鸿、蒋介石等一批具有较强写实功底的中国画艺术家。

型艺术思维培养。一些师生在素描教学中,素描训练方法僵化,孤立地强调明暗层次光影虚实的照片效果,追求表面的肖似、华丽和面面俱到,没有培养学生用自己感官去体察造物的素描态度,以模仿拷贝为手段,一味追求逼真的刻板“死描”。这种重写实轻表现的训练方法,其结果是学生缺乏创造性的艺术思维,即使学生具有了较强的素描技巧,也不能自觉地和专业设计相结合,以致在后期的专业设计中无法用所学的素描技法把创意转换为明确的视觉语言。[3]

三、对技工教育素描教学的思考

第一,坚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地开展适用性教学。针对技校生美术基础薄弱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循序渐进为原则,从最基础的知识点教起,依据课堂练习反映的问题为讲解点,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帮助学生理解素描表现规律,增强学生学好素描的信心。通过引导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加强多视角的静物塑造练习,培养学生对事物空间感和造型的把握,学会观察物象和处理画面。然后再引导学生掌握构图比例,运用素描的表现手法表现物体的结构、透视空间关系,逐步提升学生的素描塑型能力。在此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通过教师素描技能示范,将描素学习每一项技法手段形象直观地展现给学生,解决其畏难情绪,激发其学习兴趣,帮助其解决学习难点。

第二,坚持理实并重,在素描训练中精心嵌入理论教学。虽然素描学习强调实践性,但它必须是在正确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学好、用好前人经过长期实践探索、不断总结出来的素描理论,可以避免学生步入误区,陷入盲目摸索,提高学习效率。但许多学生不愿意学习书上的理论知识,无论是教材还是辅导书,总是找到范图就画起来。因此,在素描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教学进度,精心将素描理论知识整理出来,嵌入在课堂实训讲解中,让学生边学理论边实操,提高素描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三,加强速写训练,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造型能力。速写是素描的基础,是锻炼并迅速提高素描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速写练习,学生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造型能力,而且还会提升对周围事物的敏感度。本人教学实践中发现,不画速写的同学,相对于坚持课内外都画速写的学生明显在对事物的构图、造型把握的准确度上会弱。尤其是技校生在观察、动手、审美和创造能力方面相对薄弱,其自身的素描水平还普遍较低。因此,在技工教育素描教学中,要注重加强技校生的速写训练,帮助学生分析研究优秀的速写作品,通过“线描法”和“线面结合法”,引导学生用最简单的线条表现勾画出人物、静物的特点和造型,这是培养学生的造型构图、设计分析及方案评价能力的有效途径。

第四,培养创作意识,提高学生美术表现和创新能力。要根据技工院校的专业特点,结合室内设计、装饰构造等专业技能要求,从素描基础技能架构、视觉语言与形式基础、素描限色创意表现等方面入手,将素描教学与创作培养结合起来,提高的学生艺术表现和创新能力。加强学生的空间联想和设计思维意识培养,使素描基础技能实训与感悟视觉造型锻炼结合起来,挖掘学生个性独特的表现方法,启发和引导学生提高审美意识和艺术表现的独立性,鼓励他们用素描语言来表达创作体会,提高创新能力。

四、结束语

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是艺术的起点,离开了素描就谈不上艺术。素描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也是一门必修课,它肩负着奠基石的作用,需要技工教育美术教学工作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以技能应用为目的,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创新型的高技能美术人才。

作者:张媛单位:广东省城市建设高级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1]祝海.试析Flas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思维[J].无线互联科技.2014,(11):214.

描写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职语文;传统教学;多媒体技术;单元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812-2485(2011)07-040-02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从语文学科来说,主要是培养学生应用语文的能力,即听、说、读、写的能力,以适应学生毕业后从事工作的需要。以往的语文传统教学重积累、重感悟、重写作,以教师讲解为主,但课堂氛围相对而言显得比较单调、乏味、枯燥,随着计算机信息及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日臻成熟,多媒体教学受到诸多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多媒体技术为语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既增强了直观性、情境性,又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使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协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阅读、写作、口才、研究性学习等语文教学内容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得以更高效、更深刻地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既然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各有利弊,我因此设想:何不将两者整合一下,取其优势,避其缺陷。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针对不同教学单元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其中,在小说单元的教学中尝试了多媒体单元教学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1把握小说要素,厘清阅读要点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平时有机会读小说,但真正意义上在课堂上学小说,却是个新鲜事,现行中职语文教材的第六单元就收录了三篇名著节选----《水浒传》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三国演义》之《群英会将干中计》、《红楼梦》之《林黛玉进贾府》。为了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好这三篇小说,并能够举一反三地掌握小说阅读的技巧,我先在授课之初给学生讲清楚小说的三个要素:环境描写、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让学生牢牢把握住这三个要素的相关内容: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作描写。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及花草鸟虫的描写。社会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具体背景,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等作描写。

故事情节是指作品所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故事情节的结构一般为:(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的思想性格,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人物描写的角度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基于此,让学生通读三篇小说,同时找出各篇小说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小说的主要人物。至于故事情节留个悬念,让学生在以后的多媒体教学中去发现、学习。

2利用多媒体,提升阅读力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形式,在中职学校小说的单元教学中有着明显的优势。

我们的做法是,组织学生观看相关视频,通过观摩演员的精彩表演来欣赏小说所展示的社会背景、人物形象,直观地领悟小说的故事情节。在视频中,林冲的隐忍仁义、周瑜的豪迈精干、林黛玉的谨言慎行、王熙凤的机变逢迎等人物形象鲜活生动,各具特色,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故事情节环环相扣,跌宕起伏,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感受非常直观、清晰,很好地领悟了情节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群英会将干中计》的情节发展十分完整: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甚至还有尾声;《林黛玉进贾府》只有开端、发展、高潮,没有明显结局,而且故事情节发展阶段由于人物众多还比较复杂。为此,学生借助多媒体技术提供的良好学习环境,分析地学习、比较地学习,基本掌握了小说阅读过程中关于情节结构的分析技巧。这种学习方式既增强了语文学习的直观性、情境性,又真正确立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协作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尤其是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借助传统教学,巩固学习成果

传统语文教学认为积累是基础,感悟是关键。感悟的一个指向是熟读后的精思。只熟读而不善思考,没有感悟,便会成为书橱,终无所获。古人强调感悟,强调学习者自悟的过程,避免了由于教师讲授过多而窒息学生自由思考的尴尬。感悟的另一指向是整体把握,模糊性理解。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写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也曾说:“经典性的文学作品是常读常新的,要引导学生不断地去读去体会。教学中应该是有所懂有所不懂,没有必要把每句话都解释清楚。再次,传统语文教学也强调运用。一方面是指用“感悟”中形成的语感能力去阅读新的语言材料,另一方面是指用已经形成的认知能力去写作。传统语文教育的整体思路是先记诵、再开讲、后作文。以“写”为主,较好地规避了眼高手低的现象大面积出现。

我的做法是,让学生在阅读文本、观看视频、掌握情节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感悟和审美情趣为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写小传,并且鼓励学生把自己写的小传拿到课堂上来,与大家交流、分享。这些小传各有特色,各有千秋,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人耳目一新,也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了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使学生自主、独立、有效地完成了小说人物形象分析这一重要环节的学习,并且牢牢地把握了人物形象分析的技能。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技术整合比单纯的传统语文教学更加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积极探究,极大地激发学习动机,实现自主式学习、探索性学习、协作式学习,因而更有生命力。是一种十分适合中职语文教学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孙立仁.教学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2葛道凯.让学生有更好就业质量.中国新闻周刊,2011.2.22.

3孙立仁.教学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4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