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机构 1997年属什么生肖(1997年的一元硬币值多少钱)

1997年属什么生肖(1997年的一元硬币值多少钱)

教育机构 2024-09-20 19:13:23 597 教育网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1997年属什么生肖(1997年的一元硬币值多少钱)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享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每一片土地都有着其独特的历史和故事。

截至目前,我国的主要行政单位是省、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这些行政单位的区分也很有讲究。每个直辖市的划分对整个地区乃至国家的经济都有着重大影响。

四大直辖市中,重庆成为直辖市的时间最短,它是在1997年才正式与四川省分家的,在那之前,重庆其实可以被归于四川省的一部分。

那么中央为何要在1997年才将重庆从四川分离出去,这一举措又在后来对重庆和四川分别产生了哪些影响?

一、曾做过国民政府首都的重庆

1937年,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使整个中华民族陷入深重苦难。就连原国民政府首都南京也被其入侵,城内百姓惨遭屠杀。

面对这样的情况,蒋介石并没有选择守卫国民政府的首都,而是将兵力集结到了后方,并且让省城的将士们四散逃命。而蒋介石挑选的这个后方,正是重庆。

在此之前,重庆其实一直都与四川省“绑定”在一起。自秦朝开始,“巴蜀”两郡就已经开始融合,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雨之后,地区文化以及风俗习惯早已趋同。

这也是近代史上第一次重庆以直辖市的形式出现。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重庆一直扮演着国民党后方的角色,但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重庆终于得到解放。

然而,我国中央也没有第一时间恢复四川与重庆之间的裙带关系,而是让重庆继续以直辖市的身份存在,将其变成了西南军政委的驻扎地。

这个选择其实有着难以言喻的军事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大量国民党反动派驻扎在大陆,所以在军事建设上一定要注重纵深战略,重庆也就成为了西南地区军事重地,保留了其直辖市的身份,一直到1954年才回归了四川。

当时我们之所以选择重庆作为直辖市,是因为它地处长江干线,地处内陆,但交通便利。

重庆地区虽然和四川一样都是山地平原,但平原地区比较广阔,有大面积的工业用地。

最重要的是:重庆的面积相对较小,相较于四川,更适合承担直辖市的责任。中央也能对其进行更为妥善的管理,所以重庆才会在近代历史上两次被当做直辖市。

二、重庆:等待崛起的富饶之地

1954年重庆回归四川后,经济仍然十分蓬勃发展,在当时,重庆的面积极小,规模远远达不到一个市的级别。

1955年以来,中央政府有对重庆进行了一定的资源倾斜,先是将贵州省的17个乡直接划给了重庆,又在1959年把与重庆接壤的长寿县,巴县等县城都归到了重庆境内。

1955年至1997年间,重庆市总体面积数倍增长,大足、永川、容川、江津等县划归重庆市。和重庆自身的发展潜力也终于被人所看见,终于,它在1997年迎来了一场关键性的数据调查。

决定重庆命运的数据调查,是重庆和四川的区域人口普查。调查结果显示,虽然重庆本身面积只有8.24万平方公里,在这8.24万平方公里中,却有着整整3,000万的人口。

相比之下,四川虽然面积有48.6万平方公里,但人口只有8400万多。

显然,这二者之间的资源倾斜量是极为不对等的,重庆虽归属于四川,但其发展潜力却早已将四川甩在了身后。

但发展潜力并不等同于直接经济。重庆虽然人口众多,但其经济水平实际上还远远没有达到中央政府的预期。这也是让中央对此事尤为犯难。

如何拉动重庆经济发展?还需要地缘政治资源向其倾斜吗?

正当大家一头雾水的时候,人们想起了1985年一位伟人提出的建议。这位伟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而是他的想法,正是将重庆从四川划分出去。

三、三峡问题中邓小平的想法

其实邓小平同志与重庆有着很深的渊源,他的老家就是四川广安,距离重庆只有几个小时的车程。

邓小平同志成名后还担任过我国西南局第一书记,其办公地点也设在重庆。

在改革开放时代的影响下,邓小平同志十分关心我国很多地方的区域经济,重庆自然也不例外。中央政府一次又一次扩大重庆的土地面积。但重庆自身的发展却一直不尽人意,这一切都被邓小平看在眼里。

邓小平了解,四川与重庆之间的关系已经可以被称之为本末倒置,重庆自身的发展潜力极大,但却被自身的身份限制,无法像省级行政单位一般大力发展。

正因为如此,许多资本家宁愿在拥挤的成都建厂,也不愿在重庆建厂。在人们眼中,重庆面积再大,也只是四川的一个附庸。

重庆人自己很可能也有同样的想法,从发展的积极性上来讲,重庆就已经屡受打击,也难怪其自身的经济发展一直不尽人意。

在基本了解重庆、四川存在的问题后,邓小平会同中央对两地进行长期考察,从经济、土地面积、人口分布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让重庆从四川分离自立门户的想法,在此时也越来越清晰。

1985年,三峡工程全面展开。有关项目组组长李鹏曾向邓小平询问此事:三峡工程建成后,将影响约113万人,所以李鹏想请中央建立“三峡行政区”,用来对整个工程进行地缘支持。

邓小平听完李鹏的要求,想了想,回答说:

“咱们可以考虑把四川分为两个省,一个以重庆为中心,一个以成都为中心。”

毫无疑问,这是解决三峡问题的好办法,也能带动重庆经济良性发展。

然而,将两个相连千年的地方分开,绝对不是一件小事,而且这个想法也相对尚未成熟,所以中央才一直没有采取真正行动。

然而,一个想法一旦提出,就必然会在人们的脑海中扎根。邓小平同志提出这个想法这么多年了,重庆的经济依旧不见起色,人们也开始认真考虑起了让重庆与四川分家的建议。

四、重庆最后的归属

20世纪90年代,重庆的发展仍然没有达到中央的期望。这显然不是资源问题造成的。想要改变重庆的这种情况,最好的选择就是遵从邓小平同志的指示,将其与四川彻底分开。

这时候,人们才真正把此事提上议事日程,开始在中央内部进行讨论。

整个过程花了几年时间因为这背后需要考虑的因素实在太多,两地之间的发展如何平衡?重庆在成为直辖市后又该如何刺激自身的经济?这些都是未知的问题,只能凭借实践来探出真知。

1994,江泽民同志亲赴重庆,在那里发表了一篇题词,提出要将重庆建设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

此后,渝川分治已成定局,中央又用了三年时间精心谋划。最终在1997年正式将重庆脱离四川,重庆也就变成了我国第四个直辖市,直接受中央领导。

这一举措直接解决了三峡工程造成的人口外流。项目区113万人全部落户重庆,解决了重大社会问题。

同时,重庆也被打了一针强心针,不仅有大量的劳动力涌入,企业家们也终于肯把工厂厂址直接建在重庆了,一夜之间,重庆变得热闹无比,万分繁华。

五、邓小平同志的高明选择

邓小平同志提出建议十多年后,重庆终于以直辖市的身份登场,不再受到四川的制约。

而其自身后续的经济发展,也进一步验证了邓小平同志选择的正确性。

从地理上看,重庆不仅地处长江主线,享有极大的水利便利,而且分治后还形成了独特的经济合作区。交通四通八达,外来车辆、船舶均可轻松通达。抵达重庆。

这无疑刺激了重庆的人口流动。邓小平同志一定也认识到地理因素对区域经济的重要性。随着人来人往,重庆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经济对交通形成了正反馈。重庆也一举成为我国西南地区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

而在重庆与四川分家之后,重庆自身的管理模式就被大大简化了,虽然其自身的面积足足有一个省那么大,但重庆却可以以一个市级单位的管理模式来运行。

行政程序简化后,重庆自身的政治活力也被激发。市政府的政策一般可以直接辐射到个人,不需要进行复杂的省、市、县三级管理。

这种便利不仅体现在民生上,也体现在经济发展上。企业家若想在重庆开厂用地,所花费的时间和流程远远比其他地方要短上很多。这样的便利毫无疑问也刺激了重庆的经济发展。

从重庆后续的发展路线上来看,邓小平同志当时的选择可谓是高明无比,他大胆创新的将重庆从四川分离出去,为我们中国带来了一个经济发达的西南地区直辖市。

也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幸福的生活。

六、四川被放弃了吗?

很多人可能认为把重庆从四川分开是对四川的不负责任。四川在这场“分家”当中好像是被放弃的那一方。

其实这样的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虽然重庆已经脱离了四川,但两地之间的关系自秦朝开始就已经密不可分,到今天也一直藕断丝连。四川可从来就没有被放弃过。

比如:将重庆与四川分开,对于四川来说也会有一定的好处。因为无论重庆是否脱离四川,我国的三峡工程依然会继续,113万人口也会落户重庆作为缓冲。

届时,这113万人的行政压力将直接落在四川身上。这样,四川的从政人员将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和极为繁重的工作任务,而四川本有的行政系统也会因为这些人的到来而受到冲击。

因此,分割重庆实际上是一个两全其美的策略。此举也避免了四川出现多余行政现象,保证了两地经济独立和政治稳定。

而且,渝川分开后,四川自身的经济也得到了一定的刺激,重庆的飞速发展也带动了四川,两地之间的经济相互辐射,相互影响,实现了共同富裕。

近年来中央提出的川渝经济圈构建设想。号码

还将重庆和成都确定为地方经济带的两颗双子星,旨在实现两地优势互补和产业合作。这一切毫无疑问会直接带动四川的经济发展,如果重庆没有直辖市身份的话,谁知道四川能不能受到如此经济优待呢?

总而言之,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讲,重庆脱离四川都是一个正确的决定,而邓小平同志的决策也在历史的洪流之中被认可。在他的一手扶持之下,重庆与四川都焕发了新的生机。

其实只要能过上好日子,直辖市和省份有什么区别呢?能让人民幸福的政策就是好政策,能让人民富裕的政策就是好政策。

因此,我们永远不能遗忘那位带着中国人民富起来的伟人,改革开放的总工程师——邓小平同志。

参考资料:

】李明。重庆市区域竞争力研究[D].重庆大学,1999。

教育网 Copyright @ 2005-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12207号-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